曾经和朋友闲聊,她抛了个大俗的题面儿,让我说说这辈子如果不受时间金钱能力的控制最想干的十件事。我还真的想了想码齐了十件,一件件地道与她听。有一件便是要将自己喜欢的小说搬上荧幕,而当时跳进脑海的就是匪的《碧》了。《碧》如今果真被翻拍成电视剧了!网上无意搜到,一口气看了大半。很奇妙的感觉,好像是自己的小小梦想被实现,窃喜,又觉得这不像是真的。+ Z2 _+ z* T+ F, o) E- e6 N
, V' l& A. \0 ^% D! S+ {; n 高中时饭匪饭的要死,日日追着晋江的更新;夜里还要开卧谈会,转述下白天新看的内容,有一次说着说着竟让一位同学红了眼眶,我心里讶异这年头居然还有被琼瑶奶奶附体的女生的同时,狠狠地为自己没去学播音主持而感到惋惜;第二天到学校里和相熟的女同学讨论剧情,各自对未来的情节发展做评,凭空猜测是不行的,要常常结合前情,才能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为此,我在语文阅读理解那块儿很少失手,对数理化的兴趣却一直不能再高涨;等到网上的连载完了呢又整日介里跑书店,问纸书何时出,还留了电话姓名,务求第一时间拿到书。 , q& a1 a, N, ?1 T* ^3 v# ]+ }5 A
当时还有位女同学,作风硬派,很看不上我们喜欢的这种小布尔乔亚调调的东西,公然表示不屑。虽然知道各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选择喜欢自己东西的权利,但那时的我就这样狷介,直到高中结束都未能再提起和这位同学交谈的兴致。可有时候人的际遇就是这样怪,到了大学,我们却突然亲近起来,在信息楼的阶梯上席地坐着,谈起这件事,不由莞尔。她告诉我说她后来买了几本匪的书,一开始也只好奇而已,后来竟成为一种习惯,算起来现在手上所藏并不亚于我,我听了哑然,这段失而复得的友谊说到底还是因为几本书,不得不算是一种缘分罢。 : G+ X, I$ Q4 W0 [! b / H! {) c; e2 w5 q) x 而今,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看着书以电视剧的载体再现,看着以前被我们那群女孩子讨论过无数遍的,甚至在脑海里模拟过的场景一一被还原;想起那些个午后的叽叽喳喳;那些熄灯之后的小心翼翼的谈话;那些痴想,那些傻事,那些豪言壮语,那些女儿心事,竟一时忘言。 ( i3 W1 l/ I1 C4 N # B, e% f' A* r+ x! e: s# ? 回头看看,电视剧其实拍得不赖,就翻拍的里面来看算不错的了,细节和道具都是花了相当的心思的,几个战争的场面甚至超出我的意料,最难得的是演员的挑选上着实给力:戎装的钟小哇笔直挺削,每个角度都精彩,担的起英气逼人这四个字;小冉的静婉虽然稍欠灵动,扮相却极美,月白的旗袍衬的腰肢盈盈一握,有旧时女子的温婉动人,只是几幅脸部特写,叫人不忍细看。仔细想想,岁月饶过谁?$ C4 ?$ J$ o* N5 o
/ [3 C' g$ i) G. z$ r 唯一不满的结局。我喜欢原著里那个最后有点成疯成魔的慕容沣,看他逐渐乖戾暴躁,把自己变成怪物,到最后欲轼信之,却错杀静婉,痛失一生至爱。这是他的自己种的前因,理当由他自己来食这恶果,断没有悔棋可下亦没有回路可退,纵然是个大悲剧,却有警示后人的作用。唯二略有牢骚的是对谨之的处理,原著里对她虽着墨不多,但仅聊聊数笔就看得出是极会筹谋的一个人,政治才能竟似在慕容之上,定不会像电视剧里的那样,偷了情报去通敌,全不顾家国利益。不过老实讲,要还原原著里的谨之确实不易,毕竟要挑出个神似宋美龄的人物来也着实难。作者: 宇文晖 时间: 2010-9-3 1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