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我思存官网

标题: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什么样的结局 [打印本页]

作者: 鱼鱼儿    时间: 2011-5-24 07:13:23     标题: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什么样的结局

本帖最后由 鱼鱼儿 于 2011-5-24 07:23 编辑
3 j: ~& d! ^; e# V8 ~% S8 X8 i7 r1 w; \, U
看完小说《碧甃沉》再看过电视《来不及说我爱你》,我终于明白了两个慕容沛林不可能有同一个结局。
: a1 r  b3 [, h& N4 O% k
! f( F0 y% q% u7 n/ B4 W! P' A  小说中的六少是一个真正的军阀政客,他明白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男人来说,江山、美人 孰重孰轻,美艳红颜终是抵不过万顷江山,所以他爱6 j" K& U" B6 ?4 c: ?
的理智。而电视中的四少只是一个用“情”的男人,承洲统帅乃至以后的总司令不过是为衬托他地位高贵的外衣而已,所以他爱的痴迷., w5 o" x( `$ K) G/ [+ ~
  书中的六少要在乌池水榭见静婉了,而那只是他来乌池的目的之一,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找程司令谈判,他没有被静婉即将成为别人的新娘4 }9 l$ @* A# L- g' d4 Q6 a+ S
这件事情而冲昏了头脑,他思维条理清晰的知道同程家设局诈降然后攻破颖军。我觉得第二个目的才是他的真正目的,因为他是喝狼奶长大的孩
" @& a9 H2 E* q$ T  j- R子,有狠心更有野心,小儿女情长不能左右的了他的理想和志向,其实这点倒是和电视剧里的谨之很像有一拼。而剧中的四少出现在水榭目的单
6 n  c+ I3 n  d+ m% r' X) y, e纯而强烈,那就是只为了见静婉,虽然最终并没有抱得美人归,但是那样的感情流露,那样的景色衬托,只把翩翩起舞的两个人应得的那样美,
9 P/ G5 E8 D0 B让我不得不唏嘘神仙美眷也不过如此。这样的男人不是政治家。
% |1 L+ @1 i% [  在政治联姻那段,虽是一样的联姻却有着不同的背景。书中是:冬天到了,承军虽围攻乾平,但内有昌邺政府的顽固防守,外有外国政府倾向& ^+ P& Q8 a* p) p3 ~; l4 o
昌邺政府的一边倒的调停,而且北面与沙俄的战事,让慕容六少腹背受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何叙安出了一招“天字一号”的交易,于程家) @1 x0 U5 T$ X
为吾所用,不仅能缓解了当时的危机,且为日后成大事做了水到渠成之便。此时野心即将占据六少的心。在电视剧中是:常徐旧部哗变,承洲被
  ?6 B3 z0 a9 E8 |4 c' _困,承军大部北上保卫承洲,而此时的乌池基本是座空城,所以四少要大唱一出“空城计”。而最最不该的是他把承办军需物资的重任交给了他
, t+ \) S9 z' O, O的情敌许建章,从这点来看剧中的四少是善良的,而且是善良过头了。他没有政治家敏锐的政治触角也就罢了,他少了更多的是对人本能的提防
8 P- w" H5 ?& I" ]$ [5 {& e; U' c心。使得有小人之心的许建章出卖情报给孙敬仪的颖军,使得城外有颖军的乘虚而入,城内军需匮乏加之百姓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沈家平
0 k- _& D8 ~3 p; w出计让四少亲自求程家相助,此时的四少更多想的是对乌池百姓的责任心。这样两种背景,我觉得对慕容沣本人来说书中的背景对他个人的影响2 ?4 E# d# t% s
更重更长远些。而电视中的背景也只能算是一时危难,要解着一时之困只有权宜之计的“联姻'.两者的结果都是慕容沣尽十年乃至一辈子的不幸
$ h$ D0 F: e- s: a. N福,这是有其因必得其果啊。5 q/ o& E% Z7 b  W+ a
  在对待信之一节中,两个沛林也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书中:十年后和静婉的再相聚已经是物是人非了。在永江上四少最后一次恳求静婉回
& q4 f; x8 ]6 |5 A0 x来而被拒绝后,便起了杀心。在这里不得不承认四少真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所有的决断想法说的极其隐晦,这是有很深城府的人才能做到的。4 W& E0 ~; |- {/ ~1 V: g
当他决定要杀信之时,何叙安是这么问的:“总司令是有事情交待叙安?”慕容沣脱口答:“没有什么事,你别想多了。”这样的问与答也只有  s. f; r/ r' q" t2 c, Q9 u
深知他的何叙安才明白他心里到底是做了决定了。看到这里我害怕了,我害怕了这样的慕容沣了,强取豪夺一样的想再次得到静婉,我想也只会+ x" T/ O1 N8 f; F  K: _2 R
把静婉推得离他更远。这样的男人是自私的。 电视剧中的四少在车站最后送静婉上车时是抱着必死之心,而把静婉托付给信之的,他从近十年
3 b6 q1 l% a! o; _的不幸生活中终于悟出来爱一个人不是占有而是给予,是希望所爱的人永远幸福。可想而知此时的沛林其实是在托孤,把他最最珍爱的人交给他
+ e# Z5 x: x$ b6 U# {( L最最信任的人去保护的。3 y2 ^; V! d9 _
  一个慕容四少,一个慕容六少,多像是老督军的两个儿子啊,只是这两个儿子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所以决定了他们有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个是
6 P) m5 F! t1 I; L  ^8 D" E只爱美人而可弃江山的温莎公爵,而另一个是坐拥江山的君王将相。
作者: cleverliyan    时间: 2011-5-24 09:00:42

写的真好。写出了心中的感觉,虽然是同一个人,但却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作者: phoebexf    时间: 2011-10-18 16:15:59

分析的相当透彻
作者: 正在成长的小狗    时间: 2011-10-18 21:05:02

本帖最后由 正在成长的小狗 于 2011-10-19 08:33 编辑 0 i3 J6 R) D7 b3 h5 Y1 f
* _& d& }) J, R9 E# b* {. J6 ]3 H
    我不同意楼上的观点,我觉得这部电视剧拍得好就好在基本上还原的原著的主题,所以四少和六少性格肯定是一致的,不存在楼上的说法,否则作者是不可能允许这样拍,而忠实的读者也不可能同时喜欢电视剧和小说的两者!!!只是电视剧结局可能更大程度上迎合了绝大多数观众喜欢的圆满结局,所以有点牵强,而原著的结局更加开放而已。
$ A7 r- z/ h7 n. c1 x    我觉得无论六少还是四少他们都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江山的,在“江山和美人”之间只能选择其一时,他们势必都会选择江山,尽管以后可能不幸福地生活,因为无论是四少还是六少给静婉的誓言都是“静琬,我要给你这世间女子都仰望的幸福,我要将这天下送到你面前来!”,于是他们的爱情就一定是以四少(六少)能拥有天下为前提的,所以江山势必最重要。9 w9 d. P. d% G+ D
    但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甚至是小说中六少的原型张学良先生,他们都是挚爱着自己的爱人—静琬(赵四)这是毫无疑问的,起码在爱的时候,是毫无保留、舍我地疯狂地爱着的,这就足够了!想当今天下能有几人不顾自己的安危去爱别人的,因为无论是在书中六少冒险去探视静琬后再去和程家谈判,还是电视中,四少在历经千辛万苦、穿过承颖两军交界处去乌池探望静琬,他都是冒着随时可能丧命的危险去看静琬的,这就够了,起码他爱他的爱人胜过爱惜自己的生命,这还有什么“政客”而言呢?!
8 p9 x7 G+ K9 O! X    而无论他六少还是四少,怎奈他非普通人,他又孰能简单地爱呢,他还有“天下”为的己任,他承载的是天下大任,他的承军、他的承州百姓,还有他成就一生的梦想——“把天下放在静琬面前”,都不允许他去只顾小爱而不顾天下,而楼上说“电视中的背景也只能算是一时危难,要解着一时之困只有权宜之计的“联姻'”这完全是误读!无论是六少还是四少都是堂堂正正以天下为己任的热血男人!
1 J& S+ B2 u, W$ e7 {    当然还有无论是杀了信之还是送走静琬,无论是掠夺还是牺牲,他的爱一定是没有变的,很专一、浓烈的爱!我们追求的爱情不就是专一而恒久的爱情吗?爱情在心理学上确实具有排他性!正是因为执著二浓烈地地爱着他的静琬,否则他不会毅然决然去做杀信之或是送走静琬之事!试想有人会对一个不爱又不恨的人去做一件极端的事呢!有区别的只是这个人心胸之本能,无关乎性格之说,真说到性格,就这一点而言,无论是四少还是六少性格肯定是一致的,他们都属于黄色性格的——以目标为导向。所以无论是原著还是电视剧,主题都没有变—四少(六少)爱江山也爱美人!所以电视剧拍得很好,尽管有的地方感觉有点假,呵呵,可以忽略不计!最后想说很喜欢匪我思存的这部作品,大爱!) x& W: h( j3 x' p3 ]+ `! a

作者: 王艺娟    时间: 2011-11-14 23:00:50

分析的很对呀!




欢迎光临 匪我思存官网 (http://bbs.feiwosicun.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