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3-28
- 在线时间
- 29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2-9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566
- 主题
- 13
- 好友
- 1
 
- UID
- 559840
- 积分
- 408
- 威望
- 569 ❤
- 匪币
- 360 枚
- 好感
- 49 ℃
- 贡献
- 23 ❀
- 精华
- 0
|
文笔实在不好,可又忍不住想写,请各位亲们见凉啊.................................
一路静静走来,看匪和匪文——从《春晚》到《千山》
到现在都还很清晰的记得当时发现匪和匪文时的心情。那是08年的年初,我轮岗到一个可以13个小时与书为舞的岗位,闲时无聊,看了一位学生极力推荐的《梦回大请》,只觉得新奇、好看,就上网查找此类书籍。
找着找着,就找到了《春晚》,当时看的时候那个激动和震撼,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只觉得“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只能仰天长叹,我终于找到了我想要的书和作家了。
自小我就有三个愿望:一是,有一个可以边走边谈的好朋友,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能站在我这边;二是,一个可以让我用心去私藏的作家和她/他的书;三是,有个可以让我为所欲为的家。很庆幸三个愿望我实现了两个:一个好友和一个可以私藏的作家及她的书——目前正在努力收集所有匪的作品。在认识匪以前,我曾以为过张爱玲是、村上春树是、伍尔弗是、昆德拉是、杜拉斯是,直到遇上了匪和她的“匪文”我才意识到,这才是我真正要找的。于是我如饥似渴的读着“匪文”,反反复复的看,细细品味;找寻所有跟匪有关的事物,常常在心理描画着是个什么样的女子才能写得出这样的文字来。
后来一位在某个论坛里认识的好心的书友,发了两张匪参加某活动时拍的照片给我看,一张照片里的匪是短发一张是长发,但都穿着黑衣服,低着头,似乎在沉思又似乎不是,整个人显得那样的安静、恬淡,与周围那些嘈杂的环境格格不入。看着照片心理惊呼到跟我想的怎么那么的贴近啊,我总觉得匪应该是sofia coppola 似的女子——不漂亮,说不上有多美丽,但却如葡萄酒般香醇、回味口香。 以前看到某杂志对sofia coppola和Marc Jacobs似的人物和style有过这样的一段描述 ——“Marc Jacobs是纽约下城时尚风格(年纪轻轻、成就非凡、才华出众、行事却又不张扬)的一种演绎,都是黑发的,小巧玲珑的,带点内向和羞涩的,学生舞会上的Wallflower(壁花),非主流的,但是有味道的,品位复杂的,低调但是一打听原来是个“人物”的。” 我常常觉的这段话就是专门为匪而写的。
其实本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笔控”,我始终认为只有文笔了得的作者才能称得上“家”字,霸晋江很久但能让我记住的也只有那些文笔出众的小说和作者,更多的是看过算过。前不久我还在一个论坛里跟人大吵了一下,争论对小说而言文笔重要还是情节重要。结果吵歪了楼,得出的结论是两大代表:匪——文笔见长,她的高度一般作者很难企及,金子——情节见长,她的长度一般作者很难跟上。很赞同这种说法。
文笔是小说的根,是它最重要的部分,所有的故事都是靠好的文笔写出来。再则这世上的故事总是大同小异、有多少人能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说来,而且真正好的小说也不是凭借曲折的情节取胜的而多是凭那生花了的文笔。比如《挪威森林》那么简单的故事,在村上春树细腻的文笔下演绎的那么动人心旋,勾起看着那无以言表的孤独和哀伤。又如〈红楼梦〉说白了不过是一个家族的盛衰时罢了,文里写的最多的还不是日常生活的油米酱醋、西家长东家短,可在曹学芹的笔下却如一首史诗一样荡气回旋,千折百转。
我一直固执的认为〈春晚〉是匪到目前为止的颠峰,是最能代表匪文特色的作品。其实〈春晚〉说白不过是写了个帝王的风流韵事,但在匪的演绎下,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是那么动听,仿佛这世上再也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惆怅的故事了。匪在〈春晚〉里运用以景衬情的手法,细腻的让人觉得最好的玉“触感”也不过如此。新买的〈千山〉让实实我感受到匪现在写文的着力点在于情节了,其实从〈今生今世〉和〈海上繁华〉开始就觉得匪的着力点漫漫向情节转移。看了〈千山〉以后更是证实了我的猜测。我无法给这种变化做出任何评价,因为由一个“文笔控”来评价太有失公允了。只说说我看了〈千山〉的感受,一句话如坐过山车,一路冲过去,被情节给震的什么都无法细想。节奏太过于快了,其实总觉得〈千山〉是把两本书的文字量压缩到了一本,很多人物、心理、景、情的描写都被硬生生的删掉了。太不过瘾了,好象匪没有把自己要写要说的统统写尽说尽似的,看的人在一边直着急,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千山〉足以让那些说匪情节安排无力的人闭嘴了。
再给大家讲件有趣的事。前不久一位关系挺好的日籍外教要回国了,我实在是不知道该送什么东西给她,就索性直接问她我这可有她想要的东西,好给她留个纪念。结果她把我的〈佳期〉和〈春晚〉给拿走了。这个日籍外教是个中国迷,尤其迷中国文学,在学校里做中国文学史的访问学者,有次无意间我把〈春晚〉给她看,看的她直叫好看,爱不释手。完了还跟我说“我只知道清朝有个曹学芹的大作家,没想到还有个匪我思存,还有她的其他书不,再推荐几本”。 :( :( 我当时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说好呢,只觉得匪你写书写到这份上了,也该知足了。
[ 本帖最后由 marcia 于 2009-6-14 19:5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