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1-27
- 在线时间
- 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0-29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62
- 主题
- 3
- 好友
- 0
- UID
- 582808
- 积分
- 43
- 威望
- 68 ❤
- 匪币
- 71 枚
- 好感
- 2 ℃
- 贡献
- 2 ❀
- 精华
- 0
|
慕容沣可是有勇有谋、野心勃勃、霸气十足的军阀六少(虽然剧本里改成了四少,可我还是喜欢叫他六少),而不是什么都要靠女主的说教和帮助的自私窝囊废,再说有战争谋略的军阀会去当修路工人,即使他没死再继续抗日的话,也只能再去加入抗日军队,用他的军事才能再去领军打仗吧?宁可他最后真的抗日战死在沙场了,也比现在的结局好上百倍。现在这样的改编不仅把原著精髓和慕容沣的才干和性格全改没了,过程和结局也根本不符合逻辑。 9 ?; E9 c% \* ?! c0 H& I- m
" o' J! Q* {7 H+ N8 ?
转载两个写得非常有道理的点评和建议:
; J2 |( L1 Z: \ F5 E
0 ?8 f n/ Y' r, |+ K1 U这个结局静琬没有迅速移情别恋信之,比原来的结局关於静琬对爱情要专一描写得实在点,不会前后矛盾,但的确太圣母,反而对六少的定位变得含糊,连本来的一些味力例如自信果断,具军事谋略,雄心壮志都没有了。还是比较喜欢原著描写六少初时节节败退是诱骗敌军的谋略,如果说他在真的节节败退时还去找静琬,还要因为一个女人最后鼓起勇气???他根本不像个年少有为的将帅,倒像个情圣。还有战争不是个人搏击,节节败退的劣况怎会因主帅有了勇气便能立即扭转呢,比原著更儿嬉,完全想像不到会是一个中年男编剧编出来!!六少起初能为了江山而放弃静琬,到后来重遇静琬时向不向日军宣战跟小情小爱哪有关系,怎麼静琬劝他应放下小情小爱,他不是早已作出过取舍???况且作出付愚顽抗向日宣战这麼重大的决定岂会是一个他为江山而放弃了的女人的劝说便能左右??而这个版本六少初时为了江山放弃静琬,后来那麼多有志之士劝他抗日也劝不来,反映他不是心系家国,所谓的江山只是权位,甘於作土皇帝,心胸狭隘。要把静琬描成一个心胸广阔的新女性也不用把六少写成如此目光如豆的军阀,无勇无谋。后来还说他已被日军成包围之势还在犹疑应否宣战,他不动脑也知不宣战早晚也会被日军吞掉,除非他想投降,否则跟坐以待毙无异???还有最后为了显示他全军覆没变得一无所有,也不用在还在抗日期间只做一个工人,除非已经停战,只差日军还没宣布投降。他不是一个白手兴家土皇帝出身的军阀,而是有识之士。一个爱国的军人就是全军覆没,没有了手下,应该还会设法联同其他爱国之士用尽所有方法抗日,例如组织游击队,除非他已心灰已冷。希望只是因为在博客不能三言两语交代细节而不是顾此失彼。
R* {" l( c% T0 N 2 ~ _$ n4 w" F y
还是比较希望他本来是因为要对抗外敌而急於得到程家支持,只是静琬不知道,使他因为国而失了家,痛失了挚爱,使他对再作如此的犠牲更为审慎。这样到后来静琬对他有如此大的影响亦比较合理。
( Z) P9 l0 ~! x7 ` ; t' e& ^: a1 H: p- D6 [) c$ w
希望改编了的剧本除了真的能写出乱世中情深缘浅的一对,亦希望男女主角都保留原著的魅力,而且都能刻划得更明确更完善。
3 a$ b" Z: n* z F " {" T% X8 W8 L Q6 X$ }" H
作者:113.252.206.*
+ p' A" {. B( k0 F& ] f
5 v2 g O' R% i' o& W看到改编后的剧情概要,忍不住想说两句,虽然看起来再改的希望也不大,但如果资方能看到,多少再考虑考虑吧,唉。
+ F, [4 ~( p) \$ z一个戏要好看,尤其是这种爱情戏,男女主都要有让人爱的资本才行,否则观众会觉得爱的莫名其妙。看书的时候,我觉得静琬聪明坚强,所以才吸引了风流倜傥的六少;而六少则是大智大勇,指点江山的少年英雄,自古美人爱英雄,所以静琬虽然已经订婚,仍然不能自已的被吸引。我个人最喜欢的剧情,是六少不顾一切穿过火线去见静琬,静琬爱他,却仍拒绝了他。但在看到承军危难的时候,却毅然抛下一切来到六少身边。而这一切的被动其实是假象,六少豪气干云的宣称“要让外国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孙子兵法”。这样的男女主,不愧都是人中龙凤!
; J4 e- Y4 J1 @( @! n而改编后的剧情呢?六少哪里还有少帅的气势,因为被女人拒绝而一蹶不振,还要靠女人才能振作起来。这样一个懦弱的人,我很难想象有主见的静琬会爱他。而静琬因为他而逃婚,也就显得不让人理解了。另一方面,如果六少没有了静琬连仗都无心去打,他后来却又放弃静琬和别人联姻,前后看起来很矛盾。书中处理的就很好,六少被静琬拒绝,但他仍然能指挥若定,控制战局,说明他心中江山始终是第一位,他后来为江山负了静琬也就不难理解了。
6 t5 U; |& B# }) Y$ ^* w6 w4 ^0 z1 K0 V8 N% x
对于许建璋,我不介意让他因爱生恨,走上邪路做汉奸。但是拜托不要编得太离谱了。许建璋之前只是个书生,而六少却是军人家庭出身,身经百战。到最后一个没接触过军事的书生不但领了兵,还能让少帅陷入绝境?这也太不合理了吧。因为抗日全军覆没我能理解,毕竟日本人实力在那里。可让六少兵败在许建璋手下,这也太。。。
$ g3 a# F4 ]4 Z7 f& s, x% S; r! I( b; A, I
总而言之,我觉得编剧首先要保证剧情合理,让人能够接受。而作为一部以爱情为主的剧,它可以把大背景设置在乱世,让男女主角的经历更加坎坷,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但一部剧切忌不伦不类,不要拍的爱情不爱情,红色不红色,哪一方面的观众都没能讨到好。基本成功的电视剧,都是把某一类型做到极致的,要不就把战争片拍的地道,要不就把爱情片拍的荡气回肠。而来不及,作为以爱情为主的剧,能把男女主角刻画得让人喜欢,让人觉得他们值得对方不顾一切的去爱,是最重要的。情节可以改,但原书的精髓不能丢,希望能让我们看到美丽温柔,坚强果敢的静琬,还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同时又倜傥深情的六少。而不是剧情概要让我感觉到的,窝囊无能的六少,和爱的莫名其妙的静琬。
4 j/ X3 V9 q& O* z/ p
( C% ~/ W% U& A, r; H7 d6 r其实现在这样的剧情,最大的致命伤是不合理性,比如书生出身的建璋摇身一变可以打败身经百战的少帅。我不认为这么写对于女主地塑造有利,反而让她的爱变得莫名其妙没有基础,让这个人物不如原著中丰满了。一部戏,尤其是爱情剧中的男女主角,要相得益彰才好,这么改编不光是男主魅力打折扣的问题,女主也同样受影响,进而整部戏都失败。我不希望人家认为我们仅仅是从粉丝角度出发,其实更多的还是希望整部戏的情结更合理更可信更吸引观众。这也是为什么,不仅仅是影迷,匪徒大多也不喜欢这样的改编。
7 ~' J/ X4 f1 A. A 8 Z: `6 e G* R: z/ G! p8 W
作者:改改剧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