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2-4
- 在线时间
- 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1-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21
- 主题
- 0
- 好友
- 0
- UID
- 583202
- 积分
- 13
- 威望
- 21 ❤
- 匪币
- 21 枚
- 好感
- 0 ℃
- 贡献
- 0 ❀
- 精华
- 0
|
首先是当年在卢沟桥指挥军队抗击日军侵略的宋哲元将军。$ J7 E1 X4 W* W# z! o" |7 j# Y
4 _& v, y# }. V4 k$ J) n; ]" n 宋将军是非蒋介石嫡系的地方实力派军阀,在日本人看来,以为宋哲元的二十九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便存有瓦解收买之妄想。% r& a) J+ W$ ?- g6 f0 `( D* M, o
1 h; m3 A2 A: f) d7 K& G2 S8 k
早在1935年,日方施展其威胁利诱、挑拨离间、捣乱挑衅、恃强要挟的伎俩,在天津租界组织了许多流氓团体,搞什么“自治”、“自救”运动。在冀东,汉奸殷汝耕在日本人的策划下,悍然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大搞“华北自治”、“防共区域”及“缓冲区域”等。9 [7 N- g. ]: O1 _: H
5 G( m1 {8 H9 Z3 p6 J
1937年春,日方从关外大批调运关东军入关,平津间的日军增加到三四万人,在政治经济上,日本人也加紧进逼,向宋哲元直接提出“华北明朗化”的要求。宋哲元提出,取消殷汝耕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作为先决条件,而这一条是日本人无论如何不能同意的。就在日方对宋哲元施加压力不逞之后,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 7月7日以后,日军继续进攻宛平城,遭我三十七师何基沣旅的反击,双方打打停停。几天后,中日双方谈判已有结果,决定作为“地方事件和平解决”。0 U8 r, u1 J4 r/ G% ^& l8 b
5 S0 n" V1 I+ S8 x* U& r 7月20日,日方逼宋哲元表态,一是脱离南京政府,二是离开北平。1 O0 s# y2 L1 n8 H' L
面对威胁,宋将军选择了拼死一战,拟定对日作战计划,决定以石振纲旅守城,三十七师及一三二师主力向丰台之敌进攻,三十八师向天津海光寺之敌进攻,一四三师出南日进攻昌平、密云等地,断敌后路。 h0 e. e/ x8 ?6 P! p, a2 V
宋哲元拟定对日作战计划本于8月1日实施。不料,日军于7月28日先动手了。日军步兵利用青纱账掩护,配以飞机、坦克,分自通州、丰台出发,对我南苑二十九军军部给予猛烈的突然袭击。面对优势之敌,宋将军终于没能扭转北平抗战的结局。(上述史料见“1987年第20辑《河北文史资料》李诚一”). N( s0 ] h# J# g2 r# R4 o2 s
. y/ k, x2 h$ D8 Z: {
由此可见,日本也了解宋将军与国民党中央政府的隔阂,在停火间隙多次与宋谈判,对起进行威逼、利诱,宋将军在其间虽然有犹豫,但最终选择了维护民族大义的正确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