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12-28
- 在线时间
- 11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1-4
-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268
- 主题
- 3
- 好友
- 0
- UID
- 583198
- 积分
- 194
- 威望
- 275 ❤
- 匪币
- 273 枚
- 好感
- 59 ℃
- 贡献
- 2 ❀
- 精华
- 0
|
有人说,是六少要求联姻错了,但六少联婚的结果是不用打仗就得天下,这回让很多士兵和百姓免于战乱,所以我觉得小六没有错。错就错在谨之没有荧玉的胸襟和智慧
$ j; K% Q4 R8 y* M# N=======================================
# N, b5 I, _" S' d, _% T5 K; ~: ]! ~/ W6 P! [4 P+ g
这段话我真是要辩驳一番。' v; ?# @- d1 c) u; [6 z, ]
首先,六少联姻,关键点在于六少是要选择天下,还是要选择美人。我前面那卫鞅与六少对比,这2人在面对同样的爱情难题时,是一样的纠葛。
6 {( ]5 M; e1 b4 ?( x5 u
8 ~' b. m, ~+ E卫鞅要变法强秦,助秦国一统天下;六少要联姻程家,统一江北,结束这个分割的局势,使得天下免于战乱,这2人从大局出发,而放弃爱情,联姻另娶,都是无可指责的。* y3 l A, \8 b; l1 q0 Y
* R( @; |# }, G t. `: T- G# e我一直觉得,居高位做大事的人,就要承担起你在哪个位子上的责任,你有义务为天下苍生谋福祉,造福黎民百姓。所以,当卫鞅放弃白雪,六少联姻程家,从大局上,我都觉得这是爷们干的事。为大义而放弃私情,为苍生而牺牲小爱,这才对得起你做的位子,对得起天下。: G) e( ^& ^2 I' h% J
4 O5 [7 B. p8 d7 _- U! e) @我在前面说过白雪对卫鞅的看法,同样,我认为静琬和六少也一样,六少当时不联姻程家,如果只顾得与静琬的情爱,那么势必兵败,那么当时分割的天下局势就将要持续更长的时间,黎民百姓要受更多的苦,更何况,当时日军侵犯我国土,外族来犯,灭我族人,亡我国家,面对内乱外患,只要是一个军人,一个热血儿男,都应该以国家大义为重。
% z8 T! B. B; }9 D% j3 g) s+ i# v/ {8 ^; Y) s+ o7 F7 @
慕容六少身为一个有希望统一的大军阀,他肩负的是结束内乱,抗击日军的时代重任,肩负这天下黎民的祸福,所以联姻一事,如果能借程家之力平定分裂的国家,能共同抗日,这是一件有益与天下苍生的事,是一件有功与民族国家的事,就像张学良扣压蒋介石胁迫其结束内战,国共联手抗日一样,是千秋功业。
6 |- ]. W4 s4 l# P
! f# r- r1 M2 W+ E0 P9 B所以,慕容六少没有错,没人有权利在这点上指责六少。! c! c- m% M. e+ i8 B( C9 j9 W
3 v5 C$ D' F: u
即使他放弃静琬,舍弃小爱,也是为了天下苍生,谁敢指责?
, X! H5 {+ c# J
6 s) x, h: p" L# \3 `如果慕容六当时要和静琬私奔,我反而会鄙视他,日军来犯我中华,国家内乱不止,百姓饱受苦难,如此为难的时局,你一个手握重权的军人,不但没有一腔热血去保家卫国,去抗击日军,反而为了私情小爱,舍弃大局,才是一个真正的懦夫。5 h9 o+ M8 d1 B
# i8 d. l# J! e7 M" D) o0 e白雪离开卫鞅,成全了卫鞅的工业,成全了秦国的变法,成全了大秦子民,也成全了秦国日后一统江山的根基。
; {( L l7 E# s7 }( m, A1 C7 ^2 E; m' ^; L. i# s
六少联姻程家,也是为了天下苍生,即使他没有得到静琬的理解和成全,也不是六少和静琬的错,更不能说是谨之的错,错之错在时局,错之错在天下战乱的背景。5 ]# a. |9 @3 Y
0 ~" D; M% R. C4 n看小说电视时,很多评论人物角色是非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很容易走的误区,就是主角万岁,主角做什么都对,错全是配角的,这其实是一种不公。
9 B# l" B& d8 m5 l3 t8 s1 X1 {1 ^" B' |/ D2 Q$ _4 B4 p I; T
脱离主角配角的定位,客观来看,静琬与六少的悲剧,主因不在谨之,而在时局所逼,在2人对婚姻爱情的看法上的根本分歧。/ [1 d; [) v. ^/ f' R
d$ r- P5 X, s& c# p
谨之对静琬的事上,并无根本错误,要说谨之不如荧玉宽厚,也是在对苏樱下狠手的事上太狠,使得她失去了跟六少真心很好的余地。
( g$ `. w, h" X4 @# Z4 i* ?' u9 n1 B3 d/ h3 g+ }
# D1 r7 U6 d3 o, U7 r4 K
登报一事,就算谨之不这么要求,程家也不答应,程系军阀也不答应,如果2家联姻不成,后果多是天下在多争战纷扰,百姓再多受苦,中国内战不止,日军长驱直入而已。( V$ {5 l# U! b% }, x3 L
4 P! w Z T0 Q$ q& C+ q: \' D+ T4 O( K: I5 g" g
0 Q n$ U- Z; A
同时,谨之和六少的悲剧,之所以没想荧玉和卫鞅得到最后的圆满,其实在于六少太忠于内心的情感,他爱静琬爱的太深,不愿意对谨之打开一点心胸,他从决定娶谨之那一刻起,就没打算接受谨之,他一直抗拒 ,一直封闭内心,甚至是另找一个苏樱来刺激谨之,当着正妻,公然把小三带回家,用来缅怀旧爱,这种抵制,可谓够激烈。
$ N) x6 Z- l. y# {3 J8 {; R8 ~5 c" {: F1 f1 E6 Z5 \0 M, W
荧玉的幸福在于,卫鞅此人更宽厚,卫鞅在对待荧玉的问题上,他更仁慈,他明白荧玉的完全无辜的,荧玉的下嫁,是秦王族的一种誓约,尽管荧玉的下嫁,使得卫鞅与白雪分离,但是荧玉是无原罪的,卫鞅从选择留在秦国继续变法那一刻,他就很清楚,自己给不了白雪婚嫁名分,他就知道自己选择了事业,放弃跟白雪长项死守,他选择了秦国,放弃了婚姻。他即使没有全心爱上荧玉,但是也没有抵制荧玉,没有把失去白雪的怨恨转嫁到荧玉身上,他慢慢对荧玉打开了内心,接受了荧玉正妻的身份和感情。
2 f8 y' M3 ~! N4 z6 T* V L0 U
. V2 V: ?) t0 c7 E& C而六少,较之卫鞅,他的感情更极端激烈,他对静琬爱的轰轰烈烈,爱的情深似海,他不控制自己的感情。六少与谨之的悲剧,从六少一开始决定娶谨之,但是只是想过河拆桥的心理,就定下来谨之不会幸福的根基。
! E0 m- [% P8 [( n" [0 S
+ L2 d0 Z; A8 O7 x$ ?- C9 {六少的爱从没移情,他一直爱静琬,就算和程家联姻,他也没想放弃爱情,他希望江山和美人兼得。8 [5 M- b* N, l! L5 i; |
# }8 h; B) {2 m# G8 p& V而六少的这个想法,在谨之和静琬那,都没有得到理解支持。
. }: R6 W. H) i+ G: t; G9 y+ @* a! r
谨之自不必说,没有一个女人刚当利用品,谨之的家世,谨之的能力,使得她一直在为自己努力抗争。
1 k2 ?4 E0 T& L' ?, d# t: r
# P" C7 D; x, [% Z' ]4 \/ j2 B静琬也没有接受六少的意愿,静琬的思想是一个进步女性的思想,她追求的爱情婚姻是很现代的方式,她要求绝对的忠贞,这使得六少想金屋藏娇的想法无法实施。0 v B& z5 C4 \/ t4 E7 C" i9 h
3 Y0 ?$ W# d/ F' p所以,这场悲剧,前半段在于时局,后半段在于六少的霸道。】# a6 f! E4 Q! Y, K
9 Y& N$ n; C: g. j6 C# g而根本原因,在于六少和静琬对待爱情婚姻的看法上的根本分歧。 |
|